扫一扫
关注我们
各市级学会(协会、研究会、促进会),各县(市、区)科协, 经开区科工局,市科协机关各部(室):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高质量落实省委十二届历次全会和市委八届历次全会精神,确保天府科技云服务我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先行区取得新成效,市科协参照《关于推动天府科技云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安排部署,制定了《坚持“科技立市”战略深化天府科技云服务实施方案》。
坚持“科技立市”战略 深化天府科技云服务实施方案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高质量落实省委十二届历次全会和市委八届历次全会精神,切实履行科协“四服务”职能,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着力点,广泛汇聚高质量的科技资源,切实深化天府科技云服务,帮助解决企业高质量发展科技难题,服务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努力为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绵阳贡献科协力量,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领导带头、党员先锋、全员参与,深入开展高质量的天府科技云“保 姆式”服务,持续做大做优高质量科技供给,做旺做强高质量科技需求,做实做细高质量科普内容,着力构建高效、精准的科技供需和智慧科普服务体系,推动天府科技云“自循环”科技创新 生态建设,促进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确保天府科技云服务我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先行区取得新成效。
二、总体目标
到2025年底,天府科技云服务持续深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服务科技工作者能力持续提升,广泛汇聚优秀科技人才、优质科技服务和可转化科技成果;持续汇聚高质量科技供给主体和内容,建成具有高质量科技供给能力的科技工作者(团队)示范科创工作室不少于200个,培育打造服务科技工作者(团队)的典型案例不少于100个。服务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显著提高,平台企事业单位用户实名认证率持续提升;实现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及“旗舰店”应建尽建,充分发挥院士(专家)工作站标杆引领作用,广泛汇聚高质量科技需求信息;重点打造服务企 事业单位的典型案例不少于100个。服务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能力明显增强,持续提升精准科普服务能力,培养城乡群众“上天府科技云,向科学要答案”的良好习惯,新增不少于500条优质科普内容向天府科技云集聚,为城乡群众提供精准科普服务新增500万人次,全市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三、主要任务
(一)砥砺深耕,做优做精科技供需
突出抓重点示范,抓重要栏目,抓重大项目,围绕地方产业发展的重大难题攻关、重大成果转化、重大技术推广、重要团队引进等,充分利用科协系统“一盘棋”的纵向资源优势和横向跨部门、跨地区的同向发力,坚持供需服务一手抓,通过线上推荐、线下联系、现场推介等方式,推动科技供需对接合作高质量开展。
1.大力提升科技供需主体活跃度。聚焦重点产业领域,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校联系,加强与经信、发改等部门对接,常态化、高质量开展入企走访。坚持主要领导带头,分类负责,责任到人,对科技供需主体分层标签化管理,形成用户画像,明确核心用户,推动相关学科、相关产业链高层次科技人才、技能人才、实用技术人才入驻平台提供科技服务。加强上下联动,市科协牵头做好国防科研院所、重点企业、高层次人才联系服务工作,各县(市、 区)科协做好辖区高校、科研院所、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联系服务工作,做到常态化走访全覆盖,提升用户活跃度,增加用户活力。
2.大力提升科技供需信息精准度。一是针对科技工作者高质量供给,引导市县高层次科技人才入驻天府科技云平台,持续关注重点科技工作者、企事业单位科技所能,常态化追踪高价值发明专利、科技创新能力、技术合同成交等相关情况,长期稳定输出高质量科技供给信息,优化本地科技服务响应速度。二是聚焦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按照绵阳四大特色优势产业、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地方特色产业、其他产业(农林等)分类,深入挖掘科研院所、高校高质量科技供给,围绕企业人才引育、技术攻关、资金需求、市场拓展等方面,积极主动帮助企事业单位梳理凝练科技需求,引导企事业单位自主发布科技需求。三是建立科技供需共享台账,努力打造本地科技供需品牌,摸排梳理本地科创工作室用户情况,切实激发工作室用户依托平台开展科技供需对接动力,确保率先在全省完成天府科技云“地方频道”“产业专区”建设。四是严把信息发布质量关,加强科技供需信息审核,不达标信息不上传、存疑信息先核实,定期巡检,及时下架清理不规范信息、过期失效信息和不实信息,提升平台信息质量和用户体验。
3.大力提升科技供需对接成功率。打造科技供需对接线下品牌,联合涪江流域地区科协开展小而精的科技供需对接活动,组织专家、企业到现场展示宣传、路演推介、交流合作,推动科技成果加速转化,帮助本地企业提高知名度、影响力,服务企业达成合作、落地见效。用好科技供需重点项目“云”发布,常态化开展科技供需信息跨区域分享,推动科技供需信息广泛传播。严格落实省科协《关于开展“保姆式”跟踪服务集中攻坚推动第三届天府科技云服务大会科创项目转化落实工作方案》要求,建立长期跟踪服务机制,科协领导带头,持续跟进,推动对接,及时销号。面向重大产业领域、重点企事业单位,充分利用科创中国、各级学会、天府科技云专家团、市科协科技智库等资源广泛开展对接服务,对重点科技供需信息进行项目式管理,对服务过程全程记录,形成数字化台账,定期回访收集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服务策略,确保服务的持续性。
4.大力提升科技供需案例引领力。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科技发展大局,聚焦高层次科技人才、高精尖企事业单位,深入产业园区、生产一线,积极推广高新技术,推动成果转化,组织院士、专家广泛开展问题解析、项目评审、成果评价、创新咨询、科普服务、人才培训等科技服务,提升典型案例影响力。坚持领导带头、党员先锋、全员参与,打造一批主体高质量、内容高质量、转化高效率、服务高质量的科技供需典型案例,率先在全省形成示范引领。市科协机关领导干部每人每年分别不少于3个,党员干部每人每年分别不少于2个,一般干部职工每人每年分别不少于1个。
(二)守正创新,做活做实智慧科普
进一步树牢群众观点,增强责任意识,强化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采取更加科学务实的工作举措,持续推动“天府科技云”智慧科普工作高质量发展,以智慧精准直达科普惠民服务推动我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取得新实效。
1.持续推动优质科普资源向“天府科技云”集聚。一是积极组织参加“百佳科普作品遴选”“天府科普创作达人联盟”等活动。深入在绵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重点企业等单位挖掘科普作品,组织动员学(协)会会员、科技智库专家、科技工作者、科普创作达人等面向互联网时代公众需求,创新科普表现形式,利用多样化的融媒体手段,创作出更多权威实用、贴近基层、贴近群众、感染力强、具有趣味性的优质科普作品。办好绵阳市首届青少年科技嘉年华、科普作品创作大赛、第八届绵阳市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校园科普短视频大赛等活动,在广大科技工作者、科技教师、乡土人才、青少年群体中努力培育科普达人、遴选优秀科普作品。二是创新开展群众性科普创作活动。积极动员组织相关专家和热心科普群众参加“科普大咖说”“科普大家说”活动。加强“绵阳市科协科普大讲堂”活动宣传,引导重点人群积极在“天府科技云”平台收看线上直播和录播,扩大活动覆盖面和影响力。以创新的现场科普宣传、趣味横生的科学表演秀、生动有趣的科普报告以及新兴的科普短视频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动员更多公民通过视频、图文等方式解读“身边的科学”,通过“天府科技云”打造本地群众性科普工作“民心”品牌。
2.持续提升“天府科技云”科普工作影响力。一是积极依托市县新闻媒体以及科协公众号,广泛发动公民志愿加入“科普传播员”队伍,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加强宣传推广,引导城乡群众通过“天府科技云”便捷获取各类科普资讯、科普资源。二是推动“科普传播员”队伍转型发展,进一步强调科普传播工作的志愿服务属性,激励引导“科普传播员”开展好科普传播志愿服务工作,带动身边群众广泛参与线上线下科普知识学习,让“科普传播员”成为我市全民科学素质提升的积极参与者和直接受益者,加速提升全市公民科学素质。三是用好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基层阵地资源,推动“天府科技云”智慧科普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开展科普惠民服务,有力引导城乡群众“上天府科技云,向科学要答案”。
3.持续增强“天府科技云”科普互动活力。一是组织动员全市科普教育基地、科普共享基地、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等用好“天府科技云”平台,通过积极上传发布科普宣传视频(AR/VR)、科普活动信息、科普文创产品展示信息等方式,充分展示科普基地风采,提高科普基地影响力。二是结合“双减”“加强中小学校科学教育”“文旅发展”等契机,加强和教体、文旅等部门协作,积极引导辖区各科普基地因地制宜探索开展“科普+旅游”“科普+研学”等工作,打造精品研学路线,吸引城乡群众实地参观游览,促进文旅产业蓬勃发展。三是依托“天府科技云”帮助科普基地提升服务能力,鼓励相关科普基地加强协同联合,整合服务资源,打造本土科普品牌,创新推出优质科普产品和科普探究等活动,让城乡群众在游玩中获得科普知识,提升科学素养。
4.持续聚焦智慧科普服务典型案例打造。创新营造“天府科技云”智慧科普应用场景,扎实推动智慧科普服务公民科学素质提升工作走深走实,加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做法。市科协要将“市科协科普大讲堂”网上直播、“学习科学知识提升科学素质”服务项目等打造成智慧科普服务典型案例。各县(市、区)科协要结合本地资源,抓好智慧科普服务基层应用场景的探索、科普服务基层典型案例总结和推广,积极参与“百佳科普传播员”“科普创作先锋”“智慧科普进农村”“智慧科普进社区”“智慧 科普赋能科普基地”“智慧科普赋能重点人群科学素质提升”等智慧科普服务基层典型案例征集工作。
(三)思变求进,做亮做新科技服务宣传推广
树立“一个案例胜过一打文件”的理念,对科技服务工作成效定期复盘,通过政策宣传、平台宣传、案例宣传,推动科技服 务工作持续走深走实。
1.着力深化政策宣传和平台推广。做好面向企业和科技工作者的政策宣传,要聚焦“科创十条”“人才十条”“金融十条”等市县两级创新创业、人才评价、先进选树等方面政策和科协中心工作,打破部门与部门之间、部门与服务对象之间的政策壁垒,加强和科技工作者、企业的感情联系。做好面向供需双方的平台宣传,广泛宣传天府科技云项目供需对接实效,广泛宣传平台汇聚的智力资源和专家服务成效,定期推介平台高质量示范科创工作室,让科技工作者、企事业单位从注册天府科技云向用好天府科技云转变。
2.着力打造科技服务宣传矩阵。一是充分利用天府科技云官网、微信公众号、各级融媒体中心以及《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成员单位的宣传渠道,不定期联合推送高质量科技服务典型案例,重点对各地“保姆式”服务在推动科技供需对接中的高质量成交案例和高质量科普活动案例进行宣传,增强科协系统服务科技供需对接和全民科学素质提升的影响力。二是对每月简报全面调整,重点展示各地科协的成功经验和各级科协科技服务的典型案例、工作动态,推广各地科协在科技服务中的新做法、新举措,打造科技服务特色亮点。三是择优遴选精品案例,根据案例的代表性、创新性、实效性,通过四川观察、封面新闻、省科协宣传平台、直播绵阳等各级媒体宣传推广,多角度、全方面讲好科技服务故事,力争典型案例数量、质量在省内领先,在省外出圈。让更多的科技工作者、院所企业了解最新的科技所能所需信息,让更多企事业单位熟知、信任、使用天府科技云开展科技供需合作。
(四)强基固本,做强做专科服保姆队伍
按照全员全程常态化“保姆式”服务的要求,全员担任“科服保姆”,直接面向服务对象提供科技服务,持续提升科技服务能力素质。
1.强化“科服保姆”队伍建设。坚持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强化云服务中心队伍建设,选强配强专职“科服保姆”队伍,全职入驻云服务中心开展科技服务工作,确保科技服务队伍的稳定性和科技供需对接过程的延续性。支持各级学会发挥智力资源密集优势,引导学会科技工作者开展“保姆式”科技服务。常年常态在高校、院所、企业等单位一体推进基层科协组织与天府科技云服务中心建设,进一步壮大“科服保姆”队伍。
2.强化“科服保姆”能力提升。以加强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为目标,定期开展培训,根据各地特点、重点领域确定培训方向,重点学习科技服务基本程序、“保姆式”服务典型案例、科技经理人服务规范等业务知识,提升业务理论水平。细化“科服保姆”服务职责、目标、内容、流程、标准等,定人定岗定位定目标,定期开展培训交流、顶岗锻炼,推进科技供需信息挖掘和发布标准化、规范化,提升服务水平与能力。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县(市、区)科协要加强对县级天府科技云服务中心的管理,根据本工作方案,围绕绩效评价,聚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细化措施、专题部署,强化领导和党员带头引领作用,落实责任、精心组织,扎实有效抓好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落实。
(二)加强激励引导。构建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干事创业激励体系,建立与天府科技云高质量发展直接关联的干部职务职级晋升、优秀人才举荐、资金分配管理、绩效评价、院士(专家)工作站评审等各类评优评先机制,引导全市科协系统全力聚焦和服务高质量发展。
(三)加强作风建设。切实以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检验高质量发展的成效,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不正之风,严禁弄虚作假,叩石垦壤、躬身笃行,努力营造良好的天府科技云生态。
绵阳市科协办公室 2024年9月2日印发